肺癌血液EGFR基因檢測,復發(fā)/耐藥監(jiān)測好幫手!
肺癌是中國最常見腫瘤,其死亡率位居首位。常用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、放化療以及靶向藥物治療等。
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(EGFR-TKIs)是目前治療肺癌最常用的靶向藥物之一。EGFR基因檢測能為這類靶向藥物的使用提供依據(jù),其中血液EGFR基因檢測正在成為一種高效可靠的檢測手段。
為什么要進行EGFR基因檢測?
在我國,肺腺癌患者中表皮生長因子受體(EGFR)基因突變的陽性率為40%~50%。多項臨床試驗已證實,攜帶EGFR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(NSCLC)患者能在EGFR-TKIs(如奧希替尼、厄洛替尼、吉非替尼等)治療中顯著獲益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在EGFR突變的NSCLC患者中,口服靶向藥物的有效率高達70%,而未突變患者此類藥物的有效率不足1%。
因此,檢測EGFR基因是否突變是判斷靶向藥物使用效果的重要依據(jù)。

什么是血液EGFR基因檢測?
血液EGFR基因檢測是通過對血液中的循環(huán)腫瘤DNA(ctDNA)進行突變檢測,識別EGFR基因的突變狀態(tài)。相比組織檢測,其具有無創(chuàng)、快速、可多次取樣的優(yōu)點。
研究表明,血液ctDNA的含量和EGFR基因突變狀態(tài),與肺癌的發(fā)生發(fā)展、EGFR-TKIs藥物療效以及術后復發(fā)轉(zhuǎn)移等相關,甚至比影像學更早地反映肺癌進展情況。
血液ctDNA檢測比傳統(tǒng)影像學提前發(fā)現(xiàn)腫瘤復發(fā)/轉(zhuǎn)移
血液EGFR基因檢測適合哪些患者?
目前,血液EGFR基因檢測已被國內(nèi)外多個指南共識推薦,如NCCN和CSCO非小細胞肺癌指南等。其中推薦:
1.在組織樣本不足時,應進行血液檢測。
2.對于EGFR-TKIs治療期間病情進展的患者,應考慮基于血液樣本檢測的EGFR基因T790M突變結(jié)果。
血液EGFR基因檢測技術有哪些?
血液EGFR基因檢測的常用方法有:熒光定量PCR、高通量測序、數(shù)字PCR等。
-
熒光定量PCR:操作簡便、快速,但在檢測血液中低含量的EGFR基因突變時,其靈敏性有限。
-
高通量測序:高通量測序技術,能同時檢測出更多基因位點,靈敏度高,但操作復雜且成本高,需專業(yè)的生物信息分析團隊支持。
-
數(shù)字PCR:超高靈敏度,就如同一個超級偵探,能夠準確捕捉到極低含量的基因突變信號,提供直觀的數(shù)據(jù)支持動態(tài)療效監(jiān)測。
血液EGFR基因檢測新項目介紹
目前,臨床醫(yī)學分子檢測中心已開展血液EGFR基因檢測項目:采用高靈敏度和絕對定量的數(shù)字PCR技術,能夠精準檢測人血液ctDNA中的EGFR基因突變,檢測范圍覆蓋核心變異的18-21號外顯子。
項目名稱:肺癌EGFR基因檢測(數(shù)字PCR法)
標本要求:10ml EDTA抗凝外周血
?血液EGFR基因檢測能夠方便快速地對肺癌患者的發(fā)展狀況進行監(jiān)測,從而延長患者生存期,減少疾病負擔。?
參考文獻:
[1] Zheng D, Wang R, Ye T, et al. MET exon 14 skipping defines a unique molecular class of non-small cell lung cancer. Oncotarget. 2016;7(27):41691-41702. doi:10.18632/oncotarget.9541.
[2] Pantel, K., Alix-Panabières, C. Liquid biopsy and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— latest advances and implications for cure. Nat Rev Clin Oncol 16, 409–424 (2019).
[3] NCCN.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: Non-small cell lung cancer version 5.2024. URL: https://www. nccn.org/.
撰稿:白慧麗
編輯:廖鑫
校對:朱莎莎
審核:程偉、張玉洪
聲明:圖片出自文獻以及作者AI原創(chuàng)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