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個手術有多難,看重醫(yī)附一院專家聯(lián)手摘“雷”
近日,重醫(yī)附一院泌尿外科、胃腸外科以及肝膽外科四大專家同臺,經(jīng)過3個半小時,在麻醉師及手術室所有人員的共同努力下,順利完成了一臺高難度的腎上腺腫瘤切除術。
陳先生今年49歲,3年前,因左上肢發(fā)黑就診。檢查后,醫(yī)生發(fā)現(xiàn)其左側腎上腺占位,于是進行腹腔鏡下左側腎上腺切除術,術后病檢結果提示為嗜鉻細胞瘤。
2月前,患者因左下腹脹痛伴全身乏力再次于院外就診,進行全腹部增強CT提示:左腎上腺區(qū)域及左腎門占位,考慮腫瘤復發(fā)伴淋巴結腫大可能性大;左腎動靜脈受累可能性大,致左腎梗死??紤]患者手術風險極高,醫(yī)生建議轉上級醫(yī)院進一步治療。陳先生慕名來到重醫(yī)附一院,找到泌尿外科副主任王德林教授。
王德林教授為患者完善檢查后發(fā)現(xiàn),陳先生的腫瘤是一個7.2x4.8cm的腎上腺腫瘤,與左腎及其動靜脈、胰尾、脾動靜脈、腸系膜下靜脈等局部關系十分密切。王德林教授介紹:“患者腫瘤大,與周圍腎臟、脾臟、胰尾、降結腸等關系密切,且3年前做過一次左側腎上腺切除術,這更增加了手術難度。”
王德林教授組織泌尿外科團隊充分討論、認真分析,又多次與肝膽外科、胃腸外科、麻醉科等多學科專家聯(lián)合討論,商量并制定手術方案,最終決定聯(lián)合肝膽外科、胃腸外科專家,為患者實施開放左腎上腺腫瘤探查術。
手術中,泌尿外科吳小候教授、王德林教授首先上臺。術中見腫瘤體積大,腫瘤固定,腫瘤與左腎及左腎動靜脈、胰尾、脾臟、部分降結腸及腸系膜粘連重,并向后深入部分膈肌。術中,兩位教授逐步游離出患者左側腎上腺腫瘤及腎臟的前面、外側、部分上端及后面,暴露出左腎,游離出腎動靜脈。隨后,肝膽外科羅詩樵教授進行手術,游離脾血管,夾閉脾血管,順利切除脾臟,并分離腫瘤上端及后面至周圍膈肌,切除部分腫瘤累及的膈肌并修補膈肌。接著,胃腸外科魏正強教授進行手術,逐步分離腫瘤的內(nèi)側至左腎動脈、腹主動脈,向外分離腫瘤累及的部分降結腸,行部分降結腸切除術及側—側吻合術。
最后,肝膽外科羅詩樵教授切除腫瘤上方累及的胰尾并進行縫合。
手術耗時3個半小時,在多學科專家、麻醉師及手術室所有人員的共同努力下,順利進行了左腎上腺腫瘤切除+左腎根治性切除+脾切除+胰尾切除+結腸部分切除+膈肌部分切除術。
陳先生術后恢復好,出院時他在愛人的攙扶下起身握緊王德林教授的手,感謝王德林教授及所有專家團隊。